六大行2021年凈利1.27萬億、日賺35億,大手筆分紅3821億,員工薪資普調10%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馮紫彤
截至3月31日,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已有23家發布了2021年度報告。其中,六大國有銀行已全部完成年報披露,營收、凈利恢復高速增長,不良率同比下降,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度,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合計實現3.68萬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3%;實現1.27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增11.78%。
按此數據計算,六大行2021年度日均實現凈利潤34.86億元。
同時,2021年,六大行合計現金分紅金額達3821.59億元,分紅比例均在30%及以上;員工數量則同比微降,但人均薪酬均漲超10%。
凈利增速普創新高,郵儲銀行中收大增33%
2021年中報時,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尚未能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但從年報數據來看,六大行的凈利潤已恢復應有水平,同時凈利增速均創近五年來新高。
從規模上看,“宇宙行”工商銀行仍然全方面的穩坐國內銀行業的頭把交椅。2021年,工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427.62億元,比上年增長6.8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83.38億元,同比增長10.27%,創下十年來最佳成績。
同樣創下十年最優增速的還有建設銀行。2021年,建行實現經營收入7647.06億元,同比增長7.07%;實現凈利潤3039.28億元,同比增長11.09%,兩年復合增速6.25%。
但國有行的增速冠軍仍歸屬于郵儲銀行。2021年,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187.62億元,同比增長11.38%;實現歸母凈利潤761.7億元,同比增長18.65%,這一增速亦在已發布年報的23家銀行中位居中上。
具體來看營收構成,受凈息差下行影響,六大行凈利息收入增長放緩;同時,非息收入大增,占營收比重升高。
2021年,工、建、農、中、交、郵儲銀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11%、2.14%、2.12%、1.75%、1.56%和2.36%,分別較2020年度下降4、5、8、10、6和1個基點。
但比之中報數據,則凈利息收益率下降主要體現在上半年,下半年呈現企穩態勢。
年內息差降幅最大的中國銀行在業績會上表示,221年第三、第四季度,息差已環比提升。中國銀行表示,主要受境內人民幣貸款收益率下降影響。
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銀行公司貸款和個人貸款的平均利率分別同比2020年度下降19個和5個百分點
2021年,郵儲銀行凈息差為2.36%,同比下降6個基點,但在同業當中仍然保持領先水平。
對于2022年的息差管理,業績會上,建行副行長張敏認為,綜合考慮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剛性等因素,預計今年的凈息差還會有下行趨勢。
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也表示,“面臨很大挑戰,但我們有信心通過主動的資產負債管理,使息差水平仍然保持同業領先!
中收方面,2021年,工商銀行繼續保持國內同業第一,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330.24 億元,同比增長1.4%。建行已超千億的規模位居第二。
郵儲銀行中收規模最小僅為220.7億元,但同比增速高達33.42%,創五年來新高。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介紹,近年來,郵儲銀行把中間業務作為全行戰略性業務。2019年到2021年這3年年均增幅達到23%。2022年,郵儲銀行將力爭中收增長仍然保持較高水平,目標是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整體不良率下降,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余額近翻倍
從當前上市銀行已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2021年度,各大行壓降不良成果顯著。
截至2021年末,六大行不良率全部位于1.5%以下,與2020年末同比大幅下降,其中郵儲銀行不良率下行至0.82%;同時各行撥備覆蓋率持續升高,風險抵御能力不斷增強,交行撥備覆蓋率升至150%以上,郵儲銀行以高達418.61%的撥備水平持續領先同業。2021年,六大行中,工行、建行均實現不良貸款量、率“雙降”。
截至2021年末,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42%,比上年末下降16BP,基本回復到疫情前水平;撥備覆蓋率逐季提升至205.84%,2015年后首度回升至200%以上。
交通銀行不良率依舊最高,為1.48%,但較年初下降了0.19個百分點,降幅最大;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數據相近,分別為1.42%、1.42%和1.43%;中國銀行為1.33%;郵儲銀行為0.82%,較年初再降0.06個百分點。
農業銀行2021年內撥備覆蓋率大幅提高33.53個百分點至299.73%,在六大行中僅次于郵儲銀行;工行、建行撥備覆蓋率同樣超過200%,較上年末分別上漲26.37個和25.16個百分點。
雖整體不良狀況大有改善,但分類來看,來自按揭貸款、個人經營貸款等個人貸款的不良率壓降較為明顯。
公司貸款方面,受房地產行業整體信用風險上升、個別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出現債務違約事件等的影響,2021年度各行房地產業不良率“抬頭”。
房地產業貸款余額方面,農行、建行、工行體量較大,分別為8304.57億元、7300.87億元和7057.14億元。
截至2021年末,中行、工行、農行、建行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分別為5.05%、4.79%、3.39%和1.85%,較2020年末分別上升0.37、2.47、1.58和0.54個百分點。
其中,工商銀行房地產業貸款不良“雙升”。業績會上,副行長張文武表示,2021年全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出現階段性回升,主要是少數風險大戶貸款導致的,“但我們行房地產貸款占比是比較低的,整體房地產開發貸款在各項貸款的比重低于4%,房地產貸款的資產質量總體是可控的”。
農行不良率則近乎翻倍。農業銀行副行長崔勇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型房企,特別是有海外債、信托、理財等非銀行渠道融資占比較高、負債規模較大的房地產企業。
多家銀行高管均認為,目前房地產仍處于風險釋放期,但未來房地產業務風險仍整體可控,不會造成較大沖擊。
崔勇判斷,從短期內看,行業的預期尚在修復之中,市場銷售投資下降趨勢還未扭轉,前期負債水平較高的房企和困難房企資金鏈緊張局面尚未有明顯緩解,預計這部分企業后續仍然面臨一定的風險暴露壓力!稗r業銀行在這些企業的貸款中占比很少,多數都有抵押物,信貸的風險可控”,崔勇表示。
交行和郵儲銀行的房地產業風險則相對控制較好,在2021年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大增的情況下,不良率同比下降或持平,郵儲銀行不良率更是低至0.02%。
交通銀行副行長郝成解釋稱,20%的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長主要是交行在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積極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的資金需求,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投放力度有所加大。
六大行合計分紅超3800億,工行手筆最大派現1045億
在六大行業績發布會上,股價和分紅自然是廣大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話題。
高分紅向來是銀行股的一大優勢。據利潤分配方案,2021年,六大行合計現金分紅金額達3821.59億元。其中工行依然最大手筆,每2.933元,合計派現1045億元,為六大行中唯一一家總分紅超千億的銀行。2006年上市以來,工商銀行已累積現金分紅1.09萬億元。
建行分紅總額達910.04億元,每10股稅前分紅3.64元;分紅總額最低的為郵儲銀行,共分紅228.56億元,每10股稅前分紅2.474元;交行分紅比例最高,為32.16%,六大行分紅比例全部在30%以上。
2021年,銀行股股價長期下行。在業績發布會上,被問及股價表現,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在發布會上直言,“強烈地建議各位投資者要既看股價,又看分紅;既看成長性,又看穩定性;既看中國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的市場化特點;更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對中國銀行這只股票該出手時就出手,該下單時就下單”。
劉金介紹,中國銀行2021年股價均價為2.81元,按此計算,股息率達7.86%,較2020年增長2.08個百分點。
員工數減少2.25萬、薪酬普升,交行員工人均薪酬福利超40萬
截至2021年末,六大行員工數合計達183.1萬,較2020年同期降低2.25萬人。
年內,六大行員工數均有所裁減。其中,農行員工數量縮減最多,達1.1萬人;工行、建行、中行員工分別縮減5698人、1975人和2752人。
農行和工行仍然是員工最多的國有行。截至2021年末,其員工總數分別為45.5萬人和43.4萬人。薪酬方面,經搜狐財經計算,2021年,六大行員工平均年薪均同比升高10%以上至30萬+。
交行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最高,為40.72萬元;建設銀行次之,為33.72萬元;中行、工行、郵儲、農行分別為32.45萬元、32.1萬元、30.56萬元和30.3萬元。
其中建行、郵儲、交行均漲薪人均4萬以上;按漲幅計算,郵儲銀行漲薪幅度最高,為15.61%。
值得注意的是,搜狐財經統計計算的 “人均薪酬”不僅包含工資、獎金、補貼等可見現金收入,還囊括了社保、公積金、教育培訓經費等福利。
(責任編輯: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