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 “金融保險知識普及”線上論壇第一場專家觀點
2022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各項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為了更好的宣傳保險知識,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新浪財經開設“金融保險知識普及”線上論壇,邀請業內專家普及金融保險知識,提升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保險消費理念與保險保障水平。
今天分享金融保險知識普及線上論壇第一場“防范保險欺詐,保護保險消費者”行業專家觀點,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周曉楠
近年來,“代理退保黑產”形成了一條披著維權外衣的黑色產業鏈,蔓延范圍由局部地區擴散向全國,已嚴重擾亂保險市場特別是人身險保險公司的正常經營秩序,給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在此向消費者提示如下:
·一是樹立科學保險消費理念,購買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二是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防范非法代理維權侵害。
·三是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防范受到不法行為侵害。
·四是推動行業共治和群防群治,促進黑產信息互聯互通。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濤
近年來,各大保險機構在對欺詐行為實施打擊時,發現部分汽車修理單位(4S店或汽修廠)將保險消費者的車輛當作非法牟利工具,通過制造保險事故或者擴大出險車輛損失等方式騙取保險金,提高修理收入。此類行為已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權益,其主要手法如下:
·手法一:把免費翻新、免費保養、免費噴漆當作幌子,吸引保險消費者的車輛進廠,然后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車輛制造保險事故,假借消費者的委托授權向保險公司索賠,以此騙取保險賠款。
·手法二:在保險消費者的車輛出險后,一些汽車修理單位承諾將免費贈送車輛保養、油漆等附加增值服務,以此吸引保險消費者到廠維修。在車輛進廠維修時,汽車修理單位故意擴大車輛損失后向保險公司索賠,以此提高修理營業收入。
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任秀紅
對于短期內需要資金周轉的消費者而言,保單貸款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近年來,不法人員卻將保單貸款“玩”出了花樣,致使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常見的詐騙套路有:
·一是不法人員多冒充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人員;
·二是誘導欺騙客戶,謊稱保險公司可提供“免息”保單貸款,所得貸款可以購買更高收益理財產品;
·三是以回饋老客戶、保單升級以及贈送禮物為由,將客戶騙至其營業場所辦理業務,但營業場所并不是保險公司的職場;
·四是利用年長客戶防范意識弱、手機操作不熟悉的特點,將客戶手機騙至手中代客戶在保險公司APP或官微上進行線上操作。
·五是誘騙客戶與其簽訂理財協議后將保單貸款資金轉走。以上騙局當被發現時大多客戶本金無回,原“客服人員”也樓去人空,更有甚者還會涉嫌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
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岳潔
互聯網保險平臺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投保渠道選擇,數據顯示2021年選擇網絡進行投保的客戶比2020年同比增加了67%,互聯網渠道成為用戶重要的投保方式。與此同時,線上投保便捷性引發了客戶對保險合同的不理解、不認可、理賠有爭議,成為互聯網保險消費者咨詢、投訴常見原因。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渠道選購保險產品時,應注意以下事項,避免陷入糾紛或使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誰能賣保險—選擇有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的合規機構
·產品保什么—了解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等重要條款
·我要做什么—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