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波動難阻投資熱情 外資最新持股路徑浮現
外資最新持股路徑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而浮出水面。根據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目前QFII出現在62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其中,QFII二季度新進21只股票,增持24只股票。
6月以來,在光伏、鋰電池等板塊高歌猛進的同時,不少傳統白馬股黯然失色。隨著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北向資金開始將目光投向“老白馬”,對中國平安、伊利股份、海天味業、格力電器等公司大舉增持。
“對于正在重新評估其中國資產配置的投資者,我們建議放眼長遠!蹦炒笮秃M赓I方機構稱。在多家外資機構看來,盡管短期的不確定性提升了風險溢價,但長期來看,中國對全球投資者而言,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
6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QFII身影
截至8月11日,根據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62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出現了QFII的身影。
從各家機構目前的持股數量來看,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合計持股1.5億股,排名第一。在其所持有的22只個股中,工業富聯、雙環傳動、中谷物流、山東;桶俾|方的持股量均超過1000萬股;摩根大通公司以8167.6萬股的持倉量排名第二,該機構在二季度分別建倉3880萬股東方雨虹、1416.8萬股金晶科技和1014.47萬股新鄉化纖。
除此之外,阿布達比投資局、澳門金融監管局、挪威中央銀行、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投資管理公司等多家QFII的持股量均超千萬股。
從持股數量占流通股的比例來看,QFII持有百亞股份、中谷物流和雙環傳動的比例分別達到27.67%、21.68%和14%,位居前三位。此外,QFII持有弈瑞科技、邁為股份、聯泓新科、華帝股份、洲明科技和衛星石化的比例也均超過3%。
在持股家數上,百亞股份、邁為股份和雙環傳動均被4家QFII抱團持有,是獲得最多外資青睞的公司。持有百亞股份的4家QFII分別是瑞士銀行、高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韓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持有邁為股份的4家QFII分別是摩根大通、瑞士銀行、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及澳門金融管理局。
二季度,QFII新建倉21只A股。其中,QFII對工業富聯的建倉力度最大,達到9758萬股,緊隨其后的中環股份、金晶科技和百隆東方分別被QFII買入2177萬股、1416.8萬股和1160萬股。此外,共有24只股票在二季度獲QFII增持。具體來看,QFII對雙環傳動的加倉數量最多,為5175萬股;東方雨虹、東方財富和衛星石化均獲QFII加倉逾1000萬股。
從股價表現來看,QFII持倉的個股今年以來大多上漲。其中,截至8月11日,東鵬飲料以379.5%的漲幅排名首位;九聯科技、華銳精密和錦浪科技緊隨其后,分別上漲306%、305%、224%。
外資悄然加倉“老白馬”
相較于光伏、鋰電池等強勢板塊,消費、金融等板塊中的傳統白馬股近一段時間表現疲軟。其中,截至8月11日,中國平安、五糧液、上海機場和貴州茅臺6月以來均跌去了20%以上。
不過,近兩周以來,北向資金開始對這些“老白馬”進行增持。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27日至8月10日期間,北向資金對68家公司的凈買入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東方雨虹、邁瑞醫療、三一重工、中國平安和伊利股份的凈買入額均超過20億元,恒瑞醫藥、海天味業、格力電器、瀘州老窖等公司的凈買入額均超過10億元,五糧液、萬科A、海螺水泥、洋河股份等公司的凈買入額超過5億元。上述買入金額靠前的公司多為傳統白馬股。
霸菱中國股票投資經理姜征昊表示,在關注近期市場波動的同時,仍堅持自下而上的投資流程,并視市場調整為有吸引力的切入點,買進具有結構性增長潛力和優質基本面的企業!皬闹虚L期來看,我們仍對中國企業的長期投資前景保持樂觀,并將繼續從中國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和消費升級趨勢中,尋找具有可持續增長前景的投資機會!
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表示,在板塊布局上,持續看好消費、建材龍頭及中高端設備制造相關板塊!跋M板塊估值合理,其長期的成長邏輯保持不變。而且PPI與CPI的剪刀差或已見頂,成本壓力將有所緩解!
周文群認為,建材行業集中度在快速提升,多品類擴張進一步打開了市場空間,竣工端的高景氣需求也將為利潤保持一定增速提供保障。另外,在中高端設備制造板塊上,專用設備進入高景氣周期,國產替代需求較為迫切,同時自動化設備領域也存在著結構性需求。
中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
近期市場波動并未影響外資的布局熱情。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總額為2500億元,遠超2020年全年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今年以來市場波動頻繁,但北向資金每月均呈現凈流入勢頭。
景順在最新發布的《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中認為,憑借極具吸引力的本土回報及多元化的投資機會,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在過去4年里穩步提升。
景順表示,未來5年,40%的主權基金計劃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75%的主權基金為可觀的投資回報所吸引而投資中國資產,57%的主權基金則將中國視作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重要渠道。與主權基金一樣,各國央行也在繼續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從而在美元資產基礎上實現多元化配置。
“對于正在重新評估其中國資產配置的投資者,我們建議放眼長遠。當塵埃落定,我們相信中國市場仍將提供有吸引力的機會,我們聚焦擁有穩健商業模式、具備強大回報潛力的公司!蹦炒笮秃M赓I方機構稱。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表示,近期市場波動不會改變更廣泛地投資中國金融資產的大趨勢。
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陸文杰認為,中國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