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FOF新發逾千億 基金“專業買手”業績不俗
本報記者 余世鵬
在創新品種助力下,FOF(基金中基金)年內發行規模突破1000億份。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143只FOF,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收益,多只產品回報率超過60%。
公募人士指出,作為基金產品的“專業買手”,FOF的蓬勃發展反映出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趨勢下居民理財需求的變化,未來該類資產有望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發行規模持續走高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11月以來FOF發行規模為136.20億份,在當月新發基金規模中占比達12.36%。今年FOF發行規模達到1041.27億份,在年內新發基金中占比4.03%。
在發行規模大增的同時,爆款FOF也是頻頻出現。9月中旬成立的興證全球安悅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三天內募集了63.44億元,有效認購戶數達到53586戶。8月中旬提前結束募集的交銀施羅德招享一年持有期混合FOF,首發更是大賣約90億元,創下了公募FOF發行規模紀錄。
FOF發行規模的走高,離不開9月下旬首次獲批的FOF-LOF的助力。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5只FOF-LOF產品中已有4只完成發行并宣告成立,4只產品發行份額合計近百億元。若加上11月15日開售的民生加銀優享6個月定開混合,首批FOF-LOF合計募集規模將超過百億元。
投資收益表現出色
2017年9月至今,國內的公募FOF發展只有4年時間。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全市場212只FOF累計規模達2649.09億元。
投資收益方面,數據顯示,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143只FOF,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收益,其中收益率在30%以上和50%以上的產品數量分別為63只和26只。
具體看,華夏養老2045三年成立于2019年4月,成立以來的回報率達77.24%,位居第一;前海開源裕源成立于2018年5月,成立以來的回報率為74.66%,位居第二。
平安基金FOF投資總監代宏坤認為,相比于幾年前,投資者對FOF的關注度和接受度不斷提高。一方面,大資管環境的變化,銀行理財、信托產品凈值化轉型,對資產配置產品需求提升,客觀上促進了對FOF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FOF產品走勢平穩,滿足了穩健型投資者的需求。
更符合穩健理財需求
前海開源基金覃璇說,FOF產品的持續發展,是對理財產品凈值轉型趨勢下市場需求的有效補充或替代。很多此前投資固定期限理財產品的低風險客戶,轉而投資了固定持有期的FOF產品,這對FOF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代宏坤表示,隨著剛兌的打破,以及投資者逐漸成熟,跨資產配置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單一資產已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相較于股票、債券等傳統模式金融產品,以FOF為代表的多資產配置工具正成為投資者的新選擇。一方面是因為風險分散,FOF的走勢更加平穩;另一方面FOF產品采取封閉運作或最短持有期的運作方式,限制了投資者不理性行為,這更符合當下市場波動大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穩定性的需求。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