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年內新發規模突破2.7萬億元 創新產品多點開花
距離2021年結束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公募基金發行規模已突破2.7萬億元,新基金成立數量也遠超去年。頭部基金公司展現出強大的吸金效應,共有9家基金公司邁入“千億俱樂部”,即今年新基金發行規模超過1000億元。
在監管部門的推動與支持下,新基金發行可謂多點開花,公募REITS、A50ETF、北交所主題基金等創新產品相繼問世。在業內人士看來,創新的背后是公募基金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服務與支持,未來隨著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將會有越來越多創新產品出現。
頭部基金公司頗吸金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今年以來共有1765只基金宣告成立,已超過去年全年新基金成立數量。就規模而言,今年新基金發行規模為2.75萬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但是今年新基金發行規;螂y超去年!叭ツ耆晷禄鸢l行規模為3.16萬億元,今年基金發行規模要想超過去年,意味著12月基金發行規模需要超過4000億元。但近期市場行情震蕩加劇,基金發行已有所降溫!
從新發基金類型來看,權益類基金占據半壁江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發行總規模超過1.8萬億元。
在這場基金發行熱潮中,頭部基金公司展現出強大的吸金效應。匯成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發現,廣發、易方達、南方、華夏、匯添富、嘉實、博時、富國、招商等9家基金公司年內新發基金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上述9家基金公司年內新發基金規模占全市場新發基金規模四成以上。
百億級爆款基金也多出自頭部基金公司。例如,廣發行業嚴選、南方興潤價值、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等首募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則依然“冷意”十足,新基金發行頗為艱難。以達誠基金為例,截至12月2日,今年共成立2只新基金,首募規模均在3億元以下。其中,達誠價值先鋒于5月19日成立,首募規模為2.12億元,5月25日即發生大額贖回,公司發布《關于提高達誠價值先鋒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
無獨有偶,九泰基金今年多只新基金發行失敗,九泰錦元中短期利率債、九泰中證500指數量化增強等均發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在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看來,雖然公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頭部基金公司擁有強大的優勢,但行業發展空間頗為廣闊,中小基金公司只要打磨好投研能力,踏實做投資,仍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基金發行亮點多
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也是今年基金發行最大的特色。從整體來看,公募基金產品創新主要聚焦在兩大方向,一是豐富投資范圍,二是豐富產品運行機制,改善投資者持有體驗。
就主動權益基金而言,首批專精特新基金、北交所主題基金等相繼發行,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中小企業成長的機會。其中北交所主題基金使得普通投資者可以“1元”參與北交所投資,首批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也熱度頗高,募集首日合計吸金超250億元。
ETF總規模已超萬億元,從今年新發產品來看,亮點也頗多。例如,“五一”假期前后,首批恒生科技ETF獲批,就發行情況而言,易方達、華夏等基金公司旗下的恒生科技ETF發行規模均超過10億元。接檔恒生科技ETF,6月中下旬,首批雙創50ETF開始發行,易方達、南方、華夏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雙創ETF最終均采用按比例配售。
被業內視為“外資投資A股市場的風向標”的首批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產品也已上市近一個月,在MSCI大中華區營運決策委員會主席吳佳青看來, MSCI中國A股互聯互通指數和相關期貨,包括ETF的投資產品的推出,意味著中國投資已經成為全球投資決策中重要一環。
在指數基金領域,投資者布局現金管理類低波動產品也添了新工具。11月26日,富國、南方、鵬華、中航、惠升、華富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批,均在12月3日正式發售。
除了投資范圍的豐富,ETF的投資形式也有所創新。近日首批5只增強型ETF獲批,其中,國泰、景順長城、華泰柏瑞、招商等基金公司旗下的4只增強型ETF已于11月22日發行。具體而言,增強型ETF是結合了指數增強的投資策略與ETF運作形式的一種新型ETF。
今年以來FOF產品也實現了大發展,9月下旬,首批FOF-LOF基金獲批,該類創新型產品的發行也引發市場關注,廣發、中歐、興證全球、交銀施羅德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的FOF-LOF產品首募規模近百億元。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總經理楊喆表示,FOF-LOF作為FOF產品的一個創新品類,最大的特點是兼具FOF和LOF產品的優勢,為處于封閉期內的FOF產品持有人提供了流動性,如果投資者有短期變現需求,可以通過場內交易進行退出。
投資者的理財新選擇公募REITs也于今年問世,經歷半年多運行后,首批公募REITs個人投資者正在顯著增多。第二批公募REITs銷售也頗為火爆,華夏越秀高速REIT、建信中關村REIT合計認購資金超百億元,已遠超過面向公眾投資者發售的部分,均啟動按比例配售。
產品創新要立足長遠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創新產品的不斷涌現也是基金行業大發展的生動注腳。
某大型公募基金市場部人士表示,首先,得益于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完善,各類創新型的工具、模式等都在審慎穩妥地落地,產品創新有了基礎條件;其次,得益于各相關方的積極參與,特別是各家基金管理人,主動去探索新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以更好地滿足各種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配置需求;最后,創新的根本還是來自于投資者,只有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創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創新。這些年來大多數的創新產品,拉長來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增強了投資者對創新產品的信心,這也是行業能夠實現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在華夏基金看來,伴隨著我國居民財富日益增長,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也逐漸曾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特征。公募基金作為普惠金融代表,正在努力發揮專業優勢,通過更多、更優的產品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也吸引越來越多優質資產進入,為公募基金投資提供了更多可選標的,為基金產品創新奠定了基礎。
基煜研究認為,公募創新產品的持續推出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可能的收益來源。對于投資者而言,應注重對所投資產風險收益特征的研究,對于基金管理人來說,應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不斷創新出更具投資價值和更好持有體驗的產品。
展望未來,公募基金行業仍大有可為。匯成基金董事長王偉剛表示,公募基金以其專業化投資、嚴格的風險控制、穩健的投資業績得到個人投資者以及機構投資人的高度認同。隨著國家大力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的研究投資優勢將更進一步凸顯。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公募基金在居民和機構資產配置中的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仍然處于高速成長期。
如何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匯添富基金總經理張暉認為,真正的財富管理是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和財產狀況,建立適合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博時基金董事長江向陽表示,資管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資管機構應夯實投研能力,通過深度投研和長期投資,獲取上市公司的價值增長,建立可持續、可復制的競爭優勢。通過組合構建,形成類別齊全、業績優秀、風格清晰穩定的產品體系,滿足不同風險偏好、不同收益預期的客戶投資需求。同時,資管機構要以客戶為中心展開文化審視和制度設計,持續完善制度,不斷提升客戶的獲得感,并且深入開展投資者服務,積極參與財富管理業務。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