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降準A股后市怎么走?十多家公募基金火速解讀
記者 張燕北
12月6日收盤后,降準的消息落地:央行宣布,自2021年12月1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2萬億人民幣。這是繼7月份宣布全面降準后,央行再度開啟大降準大動作。
對于盤后立即宣布降準,也有不少人覺得有一種“火線降準”的味道。那么這一波降準的長期邏輯是什么?對2022年的市場與我們的投資會帶來什么影響?公募基金將如何應對?
對此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解讀。公募人士普遍認為,全面降準符合市場主體所需,2022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有發力空間,無論是消費需求還是基建投資都有望反彈。A股跨年行情正在展開,高景氣成長賽道仍是中期重要配置方向。
此次降準在預期內
穩增長信號更強
公募比較一致性地認為,本次貨幣邊際寬松已經有一定預期。對于本次降準的目的,央行明確表示是為加強跨周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受訪公募表示此次降準是為表達穩增長意圖,也是對前期已釋放出“適時降準”信號的落地執行。
匯豐晉信宏觀策略分析師沈超點評稱,降準已經在市場預期之內。實際上降準已經成為提高貨幣乘數的常態化數量型貨幣工具,近年來央行對基礎貨幣的擴張較為克制,廣義貨幣的擴張主要依靠貨幣乘數擴張。
“時間點上考慮到12月份和1月份MLF到期量較大,此時降準可以置換MLF,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但降準可能不代表貨幣政策改變,整體仍將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鄙虺治。
農銀匯理基金表示,繼周末李克強總理提及“適時降準”后,今日央行及時落地全面降準,政治局會議亦明確提及“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政策已經明確轉向穩增長,后續寬信用是穩增長重要抓手。
華泰柏瑞市場點評稱,全面降準符合市場主體所需。對于12月6日的市場表現,華泰柏瑞基金表示,行業方面,降準預期帶動金融板塊跑贏。一方面,降準預期有助于市場穩定寬貨幣預期;另一方面,高度分化格局下,低估值也為金融板塊提供一定安全墊。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分析指出,此次央行降準為全面降準,以置換MLF為主,符合預期。當前全球疫情走勢和經濟形勢趨于復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穩定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本次降準有望提振市場主體需求,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也可釋放部分流動性避免房地產風險蔓延。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本次降準不會形成大量的流動性投放,但對穩增長與支持中小微企業的信號意義更強。
一方面,在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里面,降準目前越來越像常規的公開市場操作,以量的釋放為主,對市場利率中樞的影響相對有限。從7月的降準效果來看,市場利率中樞也并未出現明顯中樞下移,DR007長時間維持在2.2%的政策利率附近。
另一方面,降準降低了一部分銀行的負債成本,因此可以讓利實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從央行的態度來看,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央行更加重視貨幣政策對于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萬家基金策略分析師錢?磥,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按舜谓禍适秦泿耪叱R幉僮,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其中12月預計到期的MLF為9500億元,另外還有一部分被金融機構用于補充長期資金,更好滿足市場主體需求!彼f道。
財通基金進一步點評指出,央行在11月19日公布的三季度貨政報告中,對貨幣政策表述刪除了“管好貨幣總閘門”,刪除“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報告兩次提到“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該說法最早出現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第三季度例會當中,整體來看,穩增長的信號在不斷增強。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則點評稱,整體上本次政策出臺的效率還是略超預期的!敖禍时磉_了政府支持經濟復蘇的決心,在力度上大概率將使得國內經濟提前觸底反彈,走出復蘇的態勢。同時,這也有利于對沖明年海外經濟可能的下行,尤其在海外再次遭受疫情打擊的情況下! 謝屹分析稱。
與7月份降準不同
貨幣政策發力訴求更高
同時,有基金公司分析認為,此次降準與7月9日的降準有所不同。一位固收投資人士表示,與7月不同的點在于,7月降準的時候,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尚不明顯,反而是通脹壓力較大,降準主要是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更多的是未雨綢繆。
所以降準并未推動寬信用行情,國內整體依舊是一個結構性緊信用的格局,而且信貸的結構也明顯偏差。但是現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越發明顯,通脹的壓力反而在不斷減輕,“滯”的壓力大于“漲”。
比如此前李克強總理也表示目前,國內外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并且在常務會議上表示面對新的經濟下行壓力,要加強跨周期調節。
在這樣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發力的訴求有所提高。所以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央行刪去了“管好貨幣總閘門”的表述,并且強調要“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央行已經開始逐漸推動“結構性寬信用”行情。
7月份降準之后信用不松反緊,核心原因在于地產和城投的監管約束。但這次可能不一樣。
首先,當地產和城投的監管政策都開始轉向的時候,寬信用的阻礙正在被慢慢清除;其次,當前經濟增速下行和穩增長的壓力明顯大于7月份;第三,綠色工具提供寬信用的增量。
金信基金周謐直言,“考慮到克強總理講話,高層對流動性和貨幣政策其實是密切關注的。針對地產公司風險,中央五部委已派出工作組,之前市場最大的信用擔憂因素有望緩解!
大成基金表示,7月央行降準時市場對經濟下行存在分歧,超預期降準引發市場對經濟擔憂,導致銀行股下跌。
而本次降準時,市場對經濟下行壓力有較強預期,降準釋放穩增長的信號,有望邊際緩釋市場對經濟壓力、銀行風險的擔憂。同時,降準可以釋放長期資金,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進而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實現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
在華泰柏瑞基金看來,相較于7月的超預期降準,12月經濟預期處于一致的偏低預期,且10月PPI高點、9月社融低點確認,更符合近10年一般的降準環境。以7月降準為例,釋放1萬億長線資金,對沖MLF,節省金融機構年成本130億,短期降準更多是降成本、穩預期作用。
同時中概股擾動也對部分行業造成短期影響,但北向資金、南向資金保持流入,體現機構資金并未過度恐慌。
短期內價值風格有望修復
中長期利好中小盤成長風格
對于此次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受訪公募普遍認為短期內股票市場情緒將得到提振,前期超跌的藍籌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降準更利好的可能是以科技制造為主的中小盤成長風格。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此次降準帶來的流動性階段寬松,有望提升股票市場風險偏好。展望未來,明年機會好于今年。
具體行業方面,中期景氣方向仍是配置主線,包括新能源、軍工、半導體等行業。周期行業中,央企地產、財富管理、券商等市場存在預期差,且估值較低,值得關注。
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方面,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認為,“相對海外主流經濟體而言,A股明年更值得期待。因為本身基本面的復蘇會帶動企業盈利增長企穩回升,同時較為寬松的流動性會穩定資產的估值,總體上明年的市場值得關注!
農銀匯理基金認為,對于權益市場,地產硬著陸和政策對沖不及預期風險解除,預計未來市場仍以震蕩為主。友好的政策環境將對估值形成支撐,結構上更利好中小市值風格。
具體來看,農銀匯理基金認為,穩增長發力初期價值風格階段性占優,更看好具有成長性的賽道,包括能源新基建(新能源、電力、電網、5G等),受益CPI傳導底部反轉的大眾消費等。此外,高景氣成長賽道仍是中期重要配置方向,包括新能源、光伏、軍工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方向。
德邦基金認為,此次降準對于權益市場的利好作用更為直接。隨著經濟下行流動性預期改善,更為利好成長板塊,三季報業績超預期的中小成長股將繼續占優。
同時隨著政策轉向穩增長,前期超跌的藍籌股也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從板塊投資機會上來看,降準釋放流動性對券商板塊有比較直接的利好,預計券商板塊短期會有超額收益。但從中長期來看,投資主線仍在新能源、新基建以及半導體板塊。德邦基金表示。
對于A股市場來說,蜂巢基金認為,在結構性行情演繹到機制的當下,降準對提振情緒拔估值的影響有限,市場仍然關注的是基本面的走勢,目前穩增長情緒較為濃厚,而美國taper的預期打壓估值高位的成長股、科技股,加上美國“退市政策”壓制中概股并傳到到港股,股票市場情緒整體較弱,偏向價值股的修復。
但蜂巢基金同時認為,長期來看,在配置方向上,我們仍然推薦符合國家經濟動能切換的碳中和、高端制造、專精特新等板塊。
華泰柏瑞基金表示,“跨年臨近市場轉暖,隨著信用收縮逐步見底,大盤風格配置價值體現。我們繼續關注能源改革以及消費主線。電力改革、能源轉型進程加速,從源頭發電、產業用電到輸配儲電都處于變革建設的過程,行情會圍繞產業鏈建設過程逐步擴散,重點關注其中定價能力較優的公司!
與此同時,消費仍處于預期形成窗口,必選消費提價落地行穩致遠,股權激勵驅動管理層積極拓展。中游先進制造、科技國產替代、金融財富管理也是華泰柏瑞基金看好的細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基金公司看好逆周期政策相關板塊。萬家基金策略分析師錢海分析稱,12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時指出,適時降準,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此次降準及時落地,反映了政策對于經濟基本面的呵護,市場對于穩增長的預期有望提升,短期利好逆周期政策相關板塊:如房地產、鋼鐵、水泥、煤炭等!卞X海進一步表示。
平安基金表示,綜合來看,降準對分母端風險偏好的提升意義要大于對分子端盈利的刺激作用,因此市場仍然可能保持震蕩,景氣賽道(雙碳、汽車智能化、半導體、軍工)結構性行情與困境反轉(基建、地產鏈、金融等)板塊相互共振。
債市表現已反映降準預期
需等待寬貨幣政策出臺
對于債市,由于本次貨幣邊際寬松已經有一定預期,此次降準的影響或將不及7月份。
正如海富通基金經理陸叢凡所言,“近期債券價格以及收益率曲線的表現已反映出此次降準的預期!
長城基金固收團隊也表示,本次貨幣邊際寬松已經有一定預期,此次降準的影響或將不及7月份。
央行在2021年11月19日發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刪除了延續多時的“管好貨幣總閘門”,沒有提及“不搞大水漫灌”,從而使得債券市場已經產生邊際寬松預期。但本次降準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超預期的,也進一步加強貨幣邊際寬松的預期!
德邦基金認為,此次降準主要是用于置換MLF到期,對債券市場的利好作用相對有限,利率下行幅度并不會太大,利率下行空間的打開還需等待寬貨幣政策的出臺。
不過也有公募基金態度更為樂觀。對于債券市場,農銀匯理基金判斷,此次降準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釋放貨幣寬松信號,對債券資產具有直接的提振作用。
蜂巢基金認為,在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及財政約束下基建投資放緩的影響下,明年上半年經濟基本面的穩增長壓力較大,在此情況下,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偏松。
但同時需要注意目前收益率曲線較為平坦,且絕對水平不高,債券收益率后續的下行空間取決于央行是否調低或放松政策利率等價格指標。
博時基金表示,在“地產+城投”沒有系統性放松的大背景下,市場收益率整體是易下難上的。但也要看到,在結構性貨幣政策下,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并未顯著壓降,銀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在近期還有所上行,長端利率的下行空間也有所約束。
降準有利于壓降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進而打開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短期來看,長端利率依然有一定的交易性機會。中期來看,長端利率的走勢取決于政策調整的節奏。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