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打磨“更鋒利的劍”量化巨頭發行減速組團封盤
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頭部量化私募,四季度以來持續降溫。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8月和9月,百億級量化私募備案新產品數量分別高達470只、628只和579只。不過,百億級量化私募10月備案數量突然降至246只,11月備案數量也僅為236只,相比于9月份減少近六成。
另外,11月量化產品備案最多的私募公司旗下產品備案數量為31只,而8月和9月的上述數據則高達104只和76只。
業內人士表示,頭部量化私募備案節奏明顯減慢,主要源于監管趨嚴和管理人主動控規模兩方面原因。
“最近備案量化產品周期明顯拉長,因為在備案產品時監管要求管理人反饋產品的具體信息,比如投資人出資情況、產品結構和產品是否完成募集等細節,一個產品可能要進行多次反饋。如果是單一客戶打款且成立規模較小的產品,以前一兩天就能備案下來,現在可能要一兩個月時間才能完成備案!睖弦晃活^部量化私募人士透露。
無獨有偶,一位量化FOF人士也稱:“現在監管的系統會自動識別備案產品的一些投資人情況,若存在可疑之處,監管就會要求管理人解釋情況。后續監管對量化的關注度大概率會繼續提升,量化私募短期發行節奏也會有所減慢!
值得注意的時,不僅監管趨嚴導致量化發行市場降溫,9月以來,多家百億級私募還選擇主動封盤,放緩新產品發行的節奏。
11月中旬,千億級量化私募幻方量化表示暫停旗下全部產品的申購,而且此后不久該公司還宣布免除所有已發行人民幣基金的贖回費用。11月23日,念空數據科技也宣布旗下中證500指增產品線進行階段性封盤。據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以來的3個月時間內,宣布封盤的百億級量化私募高達9家。
為何頭部量化私募主動“降溫”?滬上一位百億級量化私募合伙人坦言:“包括我們公司在內的很多百億級量化私募選擇封盤,大概率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監管力度在加大,備案周期延長,不如乘機重新審視下自身存在的風險,畢竟規模達到百億元后很多環節需要完善;二是今年以來量化私募的整體規模擴展迅猛、競爭加劇,頭部機構需要進一步提升策略迭代的效率,根據復雜市場環境做出模型優化,畢竟超額收益才是未來競爭的‘核心武器’;三是自身規?焖僭鲩L,會對量化模型造成一定壓力,需要停下來做些調整!
念空科技董事長、首席投資官王嘯表示,雖然一些頭部量化私募的業績可能因為某一方面優勢暫時居前,但行業內部競爭格局仍未完全確定,長期來看,只有在各量化環節和策略迭代效率都具備優勢的機構,才能成為最終的行業贏家!肮粳F在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不斷打磨細節和提升策略迭代效率上!
上述百億級量化私募合伙人也認為,規?焖僭鲩L雖然給量化私募帶來了知名度,但也意味著競爭愈發激烈,比如一個剛剛開發不久的量化模型,可能會因為其他量化機構更高效的策略迭代,而出現收益率(或超額收益率)的大幅衰減。因此,回歸較為平和的發行節奏,并將更多精力放在模型優化和迭代上,已成為大多數頭部量化機構的共識。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