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對話大成基金經理韓創:300億頂流基金經理的投資之道

2022年01月04日 08:37    來源: 中國基金報    

  不押注賽道、不追趕熱點,要在2021年極端的結構性行情、大波動的市場下獲得強勢收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韓創管理的大成國企改革以年內收益94.76%成為所有基金的領跑者之一。同樣是他管理的大成新銳產業、大成睿景A的收益率也達到88.25%、84.19%,成為絕對的業績頭部基金。 

  正因為創造這一卓越業績,韓創也被大成基金同事尊稱為“創神”,這一稱呼也漸漸推廣至基民之間。 

  究竟韓創如何能脫穎而出,他的投資理念有哪些獨到之處?筆者在2021年歲末見到“創神”。 

  在跟韓創用時兩個小時的采訪之中,他思路清晰,不回避任何問題,有種歷經風雨之后的從容。 

  談及自己的投資框架,韓創認為,自己的投資有三條核心規則:第一是行業景氣度,第二是公司競爭優勢,第三是合理的估值,需要長中短期結合來進行投資,這三者缺一不可。 

  韓創進一步表示,影響景氣度的因素很多,產業趨勢、宏觀經濟、中觀供需等都會帶來景氣度的變化。在確認好大背景后,還需要對具體行業的均值回歸進行預判和驗證,包括景氣度持續時間、處于景氣度何種位置等。此外,他還要考察公司在行業里面是否建立起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往往高價值企業需要具備如下特征:巨大的商業價值、優良的商業模型、強大的護城河、優秀可依賴的管理層、處于價值擴張階段。 

  同時,韓創對于高估值的標的十分警惕。他不喜歡在市場比較狂熱的時候介入,更傾向于尋找一個具備良好風險收益比的時間點。這也解釋了他在過去兩年市場中幾乎沒有“茅指數”、“寧組合”,重點是對景氣度上升的化工、有色、建材、機械等偏周期成長行業的挖掘。這種不抱團的堅持,在今年大放異彩。 

  韓創管理的新基金大成聚優成長(代碼:014224)1月4日發行。展望2022年,韓創比較淡定,他認為投資者要降低預期,但他也對2022年的投資很有信心,甚至認為機會比去年會更多。他說:“2022年市場風格會更均衡,在制造業“雙碳”方向、專精特新等領域將有機遇,會努力布局其中為投資者創造好收益! 

  對話韓創實錄―― 

  一、投資框架是這么形成的 

  問:您在2012年入行,從業經驗至今已接近10年,您何時形成目前的投資理念和框架? 

  韓創:我2019年1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雖然當年業績還可以,但是整體上投資框架沒有完全定型。對我影響較大的是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A股市場造成巨大波動,在此期間我所管理基金凈值回撤比較大。 

  這期間,我開始質疑自己股票標的抗風險能力,隨后不斷反思、再反思,最終在2020年的三四月份把投資框架定型。 

  定型之后,我的投資組合運行相對就比較順暢了,2021年春節之后市場也出現了大幅度波動,但我管理基金最大回撤僅11%。個人認為,疫情沖擊其實也給基金經理帶來學習的機遇,幫助我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投資框架。 

  問:能否詳細談談您的投資框架? 

  韓創:在我的投資框架中,核心是三條原則:第一是行業景氣度,第二是公司競爭優勢,第三是合理的估值,需要長中短期結合來進行投資,這三者缺一不可。 

  我的選股框架其實來自于現金流折現模型。我把一個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中短期的,2-3年維度的,還有一部分是長期的即后面永續增長的那部分,這兩部分現金流的背后邏輯完全不同。2-3年維度看,一個公司要取得業績的快速增長,大多數情況下是依賴行業景氣度推動的;長期來看,一個公司要能夠可持續地創造業績回報,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競爭優勢是否突出。這就是我框架中行業景氣度和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 

  合理估值則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其實如何理解估值主要是由基金經理的世界觀決定的,即事物的運行到底是可測還是不可測的。愿意接受高估值的基金經理,本質上對于預測未來的信心是比較強的,而估值容忍度低的基金經理則對未來抱有更多的不確定感。我認為估值容忍度的高低無關對錯,只取決于自己的洞察力是否足夠強。大部分基金經理的失敗在于高估了自己對未來的洞察能力,因此輕易地接受了高估值。我認為自己的認知能力、洞察能力還沒有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因此現階段仍需要估值的保護。而且,在某些時候低估值也是進攻的利器,可以幫我取得戴維斯雙擊的高收益。 

  總的來說,我的框架綜合了中短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的判斷,同時疊加上估值,主要是為了構建一個攻守兼備的組合。每個人的框架都需要跟自己的內在性格、認知能力、約束條件等因素相匹配,我認為目前的框架是適合我的。 

  問:您認為,您的投資框架適合目前A股市場么? 

  韓創:其實這一套投資框架很適合A股市場。從過去歷史看,A股中,景氣度的因子影響很大,且這個因子影響力未來幾年應該也不會減少。中國整個產業種類非常齊全,還在一個蓬勃發展階段,并沒有進入完全成熟階段,不斷會有不同行業涌現出一些高成長的機會。 

  股市是最追求成長性的,既然有不同行業呈現出不同的成長性機會,它必然會吸引資金的追逐。 

  與此同時,公司是否在行業內建立起明顯的競爭優勢,以及合理的估值,這兩點對于在A股持續取得好的投資業績也是很重要的。 

  二、景氣度投資如何選擇 

  問:您的投資框架之中,景氣度是很重要的一環,應該如何判斷景氣度?會有哪些標準? 

  韓創:首先我將景氣度區分為產業趨勢和行業比較兩大類,前者是指持續時間能達到5-10年甚至更久的中長期成長,而行業比較則更多聚焦2-3年的中短期行業向好。產業趨勢類的高景氣行業市場的關注度都非常高,識別起來也相對容易,只是如果不能正確區分處在產業趨勢中的何種階段,投資失敗的概率其實也很大。行業比較的指導思想是均值回歸,通過縱向和橫向對比不同行業的盈利水平及其所處位置,致力于尋找出盈利能力可能出現反轉或持續提升的行業。 

  其次,從行業比較的角度去衡量景氣度的話,主要指標集中在價、量、成本費用幾個方面。以2021年表現較好的新能源板塊為例,這一板塊主要是“量”因素的驅動,隨著滲透率不斷提升,銷量快速增長,業績增速相應就很快。而過去兩三年表現較火的白酒行業就體現“價”上,整個行業的量是萎縮的,其業績增長大部分是來自于提價,以及頭部企業的份額上升!俺杀举M用”因素主要與競爭格局有關,比如部分行業已經沒有成長了,但行業內競爭格局改善,公司之間的費用投入等開始減少,這樣盈利能力可以不斷提升,業績增速也可以很快。 

  問:聽起來景氣度投資跟行業輪動投資有點類似,您如何看? 

  韓創:其實這兩種投資方式差異很大,行業輪動的思路主要流行于06-12年,就是沿著一個產業鏈不斷去輪動。例如經濟周期剛起來時,往往是地產、基建投資打頭陣,隨后往上游傳導,那么可能會先布局下游的地產、建筑,然后到中游的機械、建材,最后是上游的鋼鐵、煤炭、有色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行業輪動投資。 

  我理解行業輪動投資更多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的,而景氣度投資,主要是通過中觀行業去觀察對比,相對淡化了一些宏觀因素。由于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所以中觀維度的研究重要性大大提升,景氣度投資才是更可行的思路。 

  三、選股上更愛““灰馬””股 

  問:能否談談您的選股思路,喜歡白馬還是黑馬? 

  韓創:其實從我布局的個股來看,“灰馬”更多。我所說的“灰馬”一般也都是行業龍頭,只是這些行業可能相對細分一點,市場對它們的認知度還沒有足夠高。黑馬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較大,白馬公司則可能面臨股票預期收益率不夠高的問題!盎荫R”配置居多主要是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考慮的,如果“灰馬”能變成白馬,投資回報就非常高,而且其實它們的風險也相對可控。 

  在我的投資過程中,確實存在這樣一批個股,原本是“灰馬”,但是慢慢往白馬去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例如在2019年底,我發現一家行業龍頭公司,但當時市場對這家公司認知度很低,因為大家覺得其所處的行業不好。當時我是從研究裝配式建筑的角度出發,看到這家公司各項能力都很強,因此積極布局。后來一年時間從公司市值從幾十億到了200多億,市場也逐漸將這只股票視作白馬股。 

  問:A股市場波動這么大,您如何選擇買點和賣點? 

  韓創:只有在安全邊際足夠高時,我才會買入標的公司。而賣點的考慮上,主要有三個因素,股價顯著高估、有風險收益更好的個股可以替換,以及判斷失誤。 

  我在2019年四季度曾重倉買入一只新能源的龍頭股,當時市值剛超過1500億,到了2020年一季度就漲了快一倍,市值超過3000億,估值迅速提升至當年的五六十倍。由于擔心估值較高所以我逐漸減倉,但隨后該龍頭股又繼續上漲了三倍,并引領了整個新能源板塊的大行情。 

  這一事件也帶給我反思,到底該如何理解股價是否已經泡沫化。當標的公司的業績短期爆發,但判斷未來大概率能夠維持較快增長時,我可能也不會馬上賣出。所以框架成型后我的操作思路更偏右側一點,買進與賣出都需要觀察到一些實質性的變化。 

  總的來說,我在買點的把握上更好一些,但是賣點的把握還需要持續學習。投資是條永無止境的路,我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在認知能力上有一些提升吧。 

  問:那您是如何做倉位調整? 

  韓創:倉位上我一般不做調整,基本都是維持高倉位運行。說起來2019年剛管錢的時候,我做了很多嘗試,其中就包括倉位的選擇。但是實踐下來的效果并不好。所以2020年之后,我就不做倉位選擇了。我認為除非是預判要出現大熊市,否則都不應該做倉位調整。 

  問:您說會看估值,怎么理解估值水平? 

  韓創:估值上會從橫向與縱向兩個角度比較,橫向是與市場上其他行業其他公司進行對比;縱向是把它與歷史上的估值區間進行對比。如果某個公司的估值顯著高于歷史估值中樞,那么是否有合理的基本面原因可以解釋?如果有則是可以接受的,否則我會比較謹慎。當然估值顯著低于歷史中樞,也要找到合理的解釋,因為這里可能隱含了很大的投資機會,但也很容易陷入低估值陷阱。 

  四、好業績、低回撤的來源 

  問:自您2019年正式擔任基金經理以來,您管理基金總回報達到364.47%,年化回報70.44%,您認為獲得這么高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是什么? 

  韓創:我們內部也經常做業績歸因,我的超額收益主要是來自選股,這兩年我的重倉股中有一批出現了戴維斯雙擊,完成了灰馬到白馬的轉變,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收益。 

  問:您管理基金的回撤非常低,尤其在市場大跌時也比較抗跌,您是如何做到的? 

  韓創:這個主要通過個股控制,其次輔以部分組合管理。 

  我一直認為個股的回撤控制好了,整個組合的回撤就能控制好。而個股的回撤則主要取決于選股框架,以及實操過程中買點和賣點的把握。組合管理方面,我會適當進行一些分散。 

  問:因為您管理基金業績較好,引來很多投資者申購,管理規?焖僭鲩L,這對您投資產生影響么? 

  韓創:剛才說到我對自己的投資框架是經過深入思考且有信心的,所以我的整個投資框架不會變。但是受規模的約束,我在框架中三個因子的權重上可能有時候需要做一些微調。 

  問:您對機構抱團如何看?您的持股不太抱團,您會不安么? 

  韓創:投資的不安全感不是由是否抱團來決定的,有時候抱團反而最危險。年初時市場都抱團白酒、醫藥,事實證明是最危險的。要相信自己的投資框架和選股方向,相信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2022年的市場如何看 

  問:在中央經濟會議中,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場普遍認為貨幣政策會放松,您怎么看這一觀點?在海外有加息的趨勢之下是否存在壓力? 

  韓創:我個人認為國內會寬松一些。以前的觀點認為,如果海外緊縮,國內也會被迫緊縮,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海外緊縮國內也可以放松。疫情之后,國內外力量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國內制造業很強,而海外則比較依賴中國的制造業。這時國內貨幣放松一些,其實也沒大壓力,因為貿易項的強勢可以抵消掉資本項潛在的一些影響。 

  問:站在目前時間點,您如何看2022年市場?結構性行情是否會延續?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有哪些?主要風險有哪些? 

  韓創:第一預計2022年風格會更均衡,不會像前幾年那么極端。其實2021年是一個糾偏之年,有小市值相對大市值的糾偏,也有周期、成長等板塊相對消費板塊的糾偏。應該說經過一年的糾偏,前幾年的風格割裂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斂。而且2022年是穩增長之年,更多行業的基本面會得到改善,因此2022年的風格會更加均衡。除了部分極度擁擠的高景氣賽道外,大部分行業都存在一定的機會。因此,選股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了。 

  問:2022年更看好哪些產業領域及賽道的投資機會? 

  韓創:2022年仍看好“雙碳”戰略下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四個大的方面,一是傳統高耗能行業(主要是周期成長方向)、二是新能源(主要是新能源加的方向)、三是電網系統的改造升級等、四是幫助進行節能降耗的新材料新技術領域。除了這些之外,一些優秀的專精特新企業也是較好的投資標的?傮w來說,我的持倉都是從中微觀角度做了深入研究之后去配置,而非僅基于宏觀去做的配置。 

  問:新能源板塊2021年表現突出,您如何看待該板塊目前的估值與未來的上漲空間? 

  韓創:新能源行業是長期方向。不過現在這個“超強賽道”也積聚了較多投資者,交易比較擁擠,2022年選擇個股的重要性提升。這一板塊前兩年持續上漲主要因為新能源是高景氣度板塊,受到了市場追逐。不過,我認為追逐景氣度也是有限度的,市場不可能無限放大景氣度這個單一因子。而且我們要看到,很多環節的競爭格局在快速惡化,但股價并沒有在這方面做出足夠體現,所以風險沒有釋放完畢。但新能源是大勢所趨,如果2022年有調整或帶來較好布局機遇。

(責任編輯:康博)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對話大成基金經理韓創:300億頂流基金經理的投資之道

2022-01-04 08:37 來源:中國基金報
查看余下全文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视频_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下载_2012年韩国电影大全在线观看_啦啦啦在线播放视频国语6